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我家狗狗之前后肢瘫痪,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竟然慢慢站了起来,现在还能小步跑了!”市民杨女士近日向记者欣喜地分享道。如今,曾经用于牛马等大动物的中兽医技艺,正成为宠物医院的特色服务,走进越来越多“毛孩子”的生活。《2024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已有2000家宠物医院设立中兽医相关科室,74.94%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虽然目前中兽医流水占医院总流水20%以上的不足5%,但增长潜力显著,成为宠物医疗领域的新蓝海。
诊疗室内的宠物中医实践
11月17日,记者来到济南市槐荫区的仁仁动物医院,不少宠物主人正在向中医师马凯咨询宠物针灸和中药相关问题。马凯介绍,针灸治疗前必须先给宠物做全面检查,根据体质和病症辨证选穴。“配合度高的宠物,整个治疗过程大概半小时到40分钟,包括绑扎、扎针和电刺激环节。”
马凯拿出为宠物治疗的针展示给记者:“其实给宠物施针和对人施针是一样的,不过是穴位上有些许不同,宠物的配合度更低一点,但病理都是相通的。”他指着一幅犬类穴位图谱说道,“宠物穴位和人基本一致,但因为解剖结构有差异,比如犬猫胸椎13节、腰椎7节,比人类多,施针时需要更精准的手法。”
“现在每个月都会接诊几例针灸或中药治疗的病例。”马凯回忆,前段时间接诊了一只12岁的宠物狗,因神经损伤瘫痪近半年,手术风险较高,便采用电针疗法,如今已能慢慢走路。但他也强调,并非所有病症都适合针灸,部分情况更适合中药或常规治疗。
他表示,中兽医的优势在危重症和慢性病治疗上尤为突出,“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瘫痪、神经损伤等病例,中医辩证治疗后往往能出现奇迹。”但他也强调,中兽医并非万能,“治疗手段有一定限度,病入膏肓的病例很难逆转,需要理性看待疗效。”
中兽医在宠物领域的探索与困境
“中兽医在国内发展早,但应用到宠物身上也就四五十年。”从事宠物医疗行业8年的马凯,谈起行业变迁感慨万千。他大学主修临床,2017年考取执照成为宠物医生,2021年开始深耕中兽医领域,如今已是医院中医方面的核心医师。在他看来,宠物中医疗法的核心是“辨证论治”,与人类中医一脉相承,“宠物和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五脏六腑齐全,治疗的整体思路是相通的”。
如今,宠物中医疗法已形成多元化体系。除了传统针灸,艾灸、中药内服、药浴等疗法各有侧重。“正气不足的宠物适合艾灸补阳气,皮肤病症用药浴更安全,慢性病则需要中药复方调理,实现‘一宠一方’的个体化治疗。”马凯介绍,宠物针灸分为白针、水针、电针等类型,白针直接扎穴位刺激经络,水针在穴位注射药物增强疗效,电针则适用于缓解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慢性病症状等。
但中兽医在宠物领域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小动物)专科委员、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副教授侯显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短缺仍是当前最大的难题。“中兽医学习枯燥且内容广泛,既要懂中医理论,又要熟悉宠物生理特点,还需要大量临床经验积累。”
侯显涛介绍,中兽医专业的发展历程颇为曲折。七八十年代时国内曾有相关专业,后因招生困难停办,直到2021年前后才重新恢复招生。“这也反向证明了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目前,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大、江苏农牧等院校已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但整体数量仍较少。他所在的学校已招收四届中兽医相关专业学生,总人数210余人,“就业率还是不错的能达到97.9%,但全国范围内真正的行业高手更是稀缺,很多医院想开展中医项目都招不到人。”
人才培养还面临教学层面的挑战。侯显涛表示,当前中兽医教学存在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且课程设置上虽已将宠物针灸等列为核心课,但仍受限于学时,“我们的专业还是偏向全科,猪马牛羊都要学,没法像宠物专科那样精细化培养,导致学生知识和行业需求略有脱节。”此外,学生毕业后缺乏成熟的临床实践体系和深造渠道,“行业里没有统一的标准判断诊疗对错,学生也不知道该向谁学习,这让人才成长速度变慢。”
行业标准不完善也是突出问题。侯显涛解释,目前宠物医疗行业以农业部颁发的职业兽医师证为统一准则,只要考取该证书,即可开展中兽医诊疗,暂无专门的中兽医执业规范。“现在很多宠物医生对中兽医感兴趣,学了一些技术就可以挂牌开展服务,没有相关政策约束,导致市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认知误区也成为中兽医推广的“拦路虎”,记者了解到,部分人对中医疗效持怀疑态度。“很多人觉得给宠物扎针是‘受刑’,不理解绑扎固定的必要性。”马凯无奈地说。侯显涛也提到,不少人对中兽医的印象还停留在“给牛马接生、治难产”的传统阶段,对其在宠物诊疗中的应用缺乏了解,“文化认同和客户教育仍是长期任务。”
宠物经济升温,中兽医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年轻人压力增大,养宠人群持续扩容。《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犬猫数量已达1.24亿只,其中7岁以上老年犬占比23%,未来三年将有超3000万只宠物迈入中老年。老年宠物高发的关节疾病、神经损伤等问题,为中兽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10月份,中国兽医协会启动了《推进中兽医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规划》,旨在培养体系化、多层次的中兽医人才队伍。高校也纷纷响应,除了开设专业课程,还在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侯显涛所在的学校就将针灸、中药学等列为核心课程,同时加入动物行为学等基础课,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从传统大动物诊疗到宠物健康新选择,中兽医在宠物领域的发展虽面临人才、标准、认知等多重挑战,但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如侯显涛所说:“中兽医不是西医的补充,而是有着独立理论体系的诊疗方式,随着行业规范化、人才专业化,未来一定能帮助更多‘毛孩子’守护健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