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一项雄心勃勃的野生动物回归计划迎来关键里程碑,野放的圈养苏格兰野猫诞下首窝野生幼崽。3分钟看懂这场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细节与意义。
一项旨在将一种难以捉摸的小型捕食者重新引入苏格兰荒野历史栖息地的雄心勃勃计划,迎来了关键里程碑——在国家公园内首次发现了野生出生的幼崽。
地球组织网站报道,过去三年里,已有35只圈养繁殖的苏格兰野猫被放归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
“拯救野猫”项目由欧盟资助,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负责管理,并得到包括苏格兰自然局在内的多个合作组织支持。该项目的目标是在这些猫科动物曾经栖息的区域,建立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种群。
苏格兰野猫有着独特的“暴躁”表情,当地人或许会用“易怒”来形容。它们比家猫略大,身披厚实的虎斑皮毛,尾巴蓬松且末端为黑色。
在这个早已失去大型食肉动物的国家,苏格兰野猫作为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被认为对猎物构成威胁,苏格兰野猫在英国几乎被捕杀至灭绝。它们还受到栖息地丧失以及与流浪猫杂交的威胁。
据苏格兰自然局数据,截至2013年,野外存活的个体仅约115至314只。
仅仅将圈养动物放归野外远远不够。必须先解决导致它们消失的根本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挑战之一是社区教育与参与。当当地利益相关者认同并支持保护项目时,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苏格兰野猫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还是凯尔特传说中“西思猫”的灵感来源。只需稍加助力,这“猫中之王”便有望重登其“王座”。
苏格兰野猫的回归是再野化行动的重要成果,但栖息地保护和杂交问题仍需长期应对。你觉得未来还能为这类濒危物种做些什么?评论区分享你的建议,关注我获取更多物种拯救计划的进展。
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